"鸟宿池边树,僧徊月下门"比原句如何?

来源:百度知道 编辑:UC知道 时间:2024/06/22 20:14:26
推,敲,徊

同意clayclee 的说法。用上此字和门字对应来说未免有些牵强。但是用徊 字,又可以增加更多的联想空间。未尝不可。

贾岛觉得诗中的“推”字,用得不够恰当,想把“推”字改为“敲”字,但一时不知哪个字好。于是,一面思考,一面用手反复做着推门和敲门两种动作。街上行人看到贾岛这种神情,感到十分惊讶。

韩愈看到,十分生气地对贾岛说:“你骑驴子怎么低着头,也不朝前面看看?”

贾岛一惊,慌忙下驴,向韩愈赔礼,并将自己刚才驴上所得诗句,因斟酌“推”“敲”二字,专心思考,不及回避的情形讲了一遍。

韩愈听后,转怒为喜,深思片刻后便说:“敲字好!在万物入睡、沉静得没有一点声息的时候,敲门声更是显得夜深人静。”

贾岛连连拜谢,把诗句定为“僧敲月下门”。

“推敲”一词是根据唐朝诗人贾岛锤炼诗句的故事引申出来的,意为反复琢磨。

我觉得“徊”字不是很恰当,感觉徘徊并不是和门有必然的联系。让一个和尚在门边上徘徊总有些牵强。

至于“推敲”在关于这首诗的故事里面已经很清楚了,也不必多说什么

改成拍字还可以考虑。

不够贴切
原诗表达的意思是僧累了,想回去休息.如果换成"徊",就表示僧很烦,想出来散心.

原句好